“你小子写的这是检讨书吗?像个笑话还差不多!”排长把手里的稿纸往桌上一拍广安配资炒股,声音震得我耳朵嗡嗡响。
我低着头站在一边,心里有点发虚,手心里全是汗。
那是1975年的事儿,也是我第一次写检讨书,结果被排长骂得狗血淋头。
其实,我那时候刚入伍,底子薄,哪懂这些弯弯绕绕。
得亏这是炊事班的事儿,要是放在连队,怕是早让我卷铺盖滚回家了。
一想到这,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个窝囊废。
1975年,我19岁,怀揣着“当兵光荣”的想法从老家上了火车。
其实,说是光荣,不如说是逃离。
我是家里老大,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年纪大,家底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我不想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才咬牙报了名。
走的那天,母亲红着眼睛给我包了几个鸡蛋,嘴里念叨着:“去了部队听话,别惹事。”
展开剩余89%父亲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憋了半天,最后丢下一句:“别丢人。”
我愣是拎着行李出了村口没回头。
到了部队,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新兵连的训练强度大得吓人,跑步、扛枪、爬山、匍匐前进,每天累得腿直打颤。
我自觉身体还行,可一到训练场,就成了倒数的。
原来村里干农活那点能耐,放在部队根本不算事儿。
三个月的新兵连一结束,成绩好的人被分配到尖子连队,我被一脚踢去了炊事班。
炊事班啊,说白了就是伺候人的。
整天对着锅碗瓢盆,跟我想象中威风的军人模样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心里那叫一个憋屈,连晚上做梦都想着怎么才能离开这里。
炊事班的班长姓韩,四十来岁,个头不高,但嗓门特别大。
他看出我心里不痛快,特地找我聊了一回。
“小王啊,你是不是觉得炊事班没出息?”
我没敢吭声,低头搅着手指头。
韩班长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和平时候,咱们是炊事兵,可真上了战场,咱们也是战士!”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炊事兵再重要也不如拿枪冲锋的威风。
韩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小瞧自己,机会总有的。”
他这话让我听着有点懵。
机会?我连训练成绩都倒数,机会能轮得上我吗?
可谁知道,机会还真就来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厨房洗锅,连长忽然进来了。
他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稿纸,皱着眉头问我:“听说你在家读过高中?”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是,读过。”
连长一拍桌子:“那你帮我写个检讨!”
我一听是写检讨,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摆手:“连长,我不太会写……”
连长瞪了我一眼:“不试试怎么知道不会?”
我只好硬着头皮接了过来。
原来,连长在一次演习中没按规矩操作,被上面罚了禁闭,出来还得写检讨。
可他一大老粗,让他写检讨,还真是赶鸭子上架。
我拿着笔,脑袋里乱得很。
从小到大写过的最多就是作文,检讨书这玩意儿,还真是头一回。
不过想想也不难,认错、分析原因、保证改正嘛。
我咬着牙写了一晚上,总算写完了。
第二天早上,连长看着我的检讨书,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小王,你有才啊!”
我心里松了口气,也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尴尬。
谁知道,这事儿还没完。
没过几天,连部的文书退伍了,连长直接点名让我顶上去。
消息传到炊事班,我整个人都懵了。
我?当文书?
我心想,这是不是搞错了?
可连长一句话:“就你能干,不干白不干。”
我也不好推辞,只能硬着头皮上。
文书的工作不重,抄抄写写,整理文件,偶尔帮连长写东西。
不过,这对我来说,倒是熟门熟路。
渐渐地,我也摸出了点儿门道,干得还算顺手。
可就在我以为日子能安稳一点的时候,麻烦又来了。
一天晚上,我正在整理文件,忽然接到家里的信。
信是大弟写的,说父亲病了,母亲忙得团团转,地里的活儿都没人干了。
我看完信,整个人都傻了。
父亲平时硬朗得很,怎么突然就病了呢?
我心里一阵乱,连饭都没心思吃。
第二天,我去找连长请假。
连长听着我的请求,愣了一下,皱着眉头问:“小王,你当真要回去?”
我点点头:“连长,家里没人照顾,我得回去看看。”
连长沉默了好久,最后叹了口气:“行吧,你去吧。”
我收拾好行李,赶回了老家。
路上,我一直在想,父亲到底得了什么病,严重到什么程度。
可一到家,我就愣住了。
父亲竟然拄着拐杖在院子里喂鸡!
我一时间有点懵:“爸,您不是病了吗?”
父亲抬起头,看到我,愣了一下:“你怎么回来了?”
这时候,母亲从厨房里跑出来,一边擦手一边说:“你弟说你爸病了,你就回来了?”
我这才明白,家里根本没什么大事儿。
大弟怕地里的活儿干不完,才写信把我喊回来。
父亲看着我,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小王,家里就算再忙,也轮不到你回来。”
父亲的话让我一阵羞愧。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天晚上,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饭桌上,父亲忽然开口:“小王,部队是个好地方,你可千万别轻易放弃。”
我抬起头,看到父亲的眼神里满是期望。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父亲不是不需要我,而是希望我能走得更远。
我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我坐上了回部队的车。
回到连队,连长看着我,语气里带着点儿打趣:“怎么?家里不需要你了?”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连长,我想明白了,部队才是我的归宿。”
连长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好样的,小王。”
从那以后,我对工作更加上心。
三年的军旅生涯转眼过去,我有幸考上了军校。
再后来,我提了干,留在了部队。
如果没有连长的信任和父亲的期望,我可能早早退伍,回家务农了。
多年以后,我回到家乡,偶然听说连长已经退伍回村。
我特意去看他,提起当年的事儿,我们俩都忍不住笑了。
他感慨道:“小王啊,当年我没看错你。”
我说:“连长,要不是当初您给了我机会,我现在可能还在地里刨土呢。”
回想这一生,我最骄傲的,不是提了干,也不是在地方上的职务,而是部队里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
那些让我懂得坚持和责任的经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而这一切广安配资炒股,都始于那一篇检讨书。
发布于: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