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业务1.0的本质是贷款,旨在解决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让客户认识信托工具,达到营销的目的。但这并非信托的本源业务。在开展产融业务1.0的过程中,信托公司往往会衍生出很多本源业务,如公益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
“很多事,别光想,要去做。在行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昆仑信托总经理江昱洁直言。这句充满石油人特有直率风格的话也成为这家石油系信托公司2024年扭亏为盈的生动注脚。从历史风险的有效化解到产融结合的创新探索,从绿色信托的深入推进到养老产业的战略布局,昆仑信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业绩的华丽转身?
采访是在当天傍晚时分进行的,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江昱洁:身着笔挺的西装,尽管忙碌了一整天,但此刻表现得轻松自如——将椅子调整到一个舒适的角度后坐下,他说道:“咱们就当闲聊,正好说说我们干了什么。”
2024年,昆仑信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产融项目规模比上年增长54%,处置风险项目回款超8亿元,绿色金融落地规模突破120亿元大关……这些数字背后正是江昱洁口中“边干边想”的实践哲学。
产融突围:在油田管网上用金融架桥梁
江昱洁道出了昆仑信托2024年业绩扭亏为盈的原因。
“主要是逐步摆脱了历史风险项目计提减值和证券市场波动对利润的直接影响。”他说,计提减值受监管新规的影响陡然增加。2022年,审计署要求信托公司按照监管规定严格执行资产的五级分类标准,这使得许多资产质量评级下调,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显著上升。加之信托行业过往普遍风险准备计提不足,昆仑信托亦如此,在经营状况不佳时,缺乏足够的利润调节缓冲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亏损压力。
在江昱洁的眼里,昆仑信托当前的发展势头整体向好,“可以说,公司已进入健康的发展状态。”据他介绍,昆仑信托2024年新增产融项目规模近200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产融信托项目规模和收入占比均超10%;新增信托项目270余个。
2022年12月,昆仑信托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履职,提出“坚守产业金融、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企业使命,并大力推动产融业务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金融业务真真切切地为昆仑信托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江昱洁进一步介绍,昆仑信托产融业务的服务对象包括中国石油的主业单位以及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等。为拓展和开发更多客户资源,公司领导亲自带队,与集团公司上百家主业单位及产业链客户进行深入交流,详细阐释信托在财产独立、风险隔离、长期规划、弹性设计等方面的独特机理和金融工具价值作用。
“2024年‘跑’得很辛苦,2025年仍要继续‘跑’,我们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一次没讲明白就去讲第二次,直到客户明白为止,开发更多产业链上的潜在客户,精准掌握客户需求,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他表示。例如,为解决风城油田集输尾气排放问题,昆仑信托以“金融+技术”的创新模式,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新疆风城油田CCUS资源综合化利用项目”。2023年12月,项目正式投产运行,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3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50万棵,综合温室气体减排量超过10万吨。
中国石油有140多家主业单位、数万座井站、数万台炼化设备以及绵延万里的各类管网,其中一些沉睡资产正在信托金融工具的作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精耕细作:在回归本源路上寻突破
“很多事若想不明白,就先去干,干的过程中或许有意外收获。”江昱洁表示,产融业务1.0的本质是贷款,旨在解决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让客户认识信托工具,达到营销的目的。但这并非信托的本源业务。在开展产融业务1.0的过程中,信托公司往往会衍生出很多本源业务,如公益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这些让我眼前一亮”。
那么,信托的本源业务究竟是什么?阅历渐长,如今江昱洁有了答案。
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行业拥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在他看来,信托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制度优势——财产的隔离性、需求的定制性、受众的他益性、传承的永续性、配置的灵活性和委托财产的多样性。“能发挥上述信托优势的业务都可以看作是信托的本源业务。”江昱洁说。
据他介绍,信托财产的隔离性能确保资产在委托方、受托方和受益方之间实现有效隔离,极大地降低了外部风险的干扰。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风险偏好和财务状况,以定制化服务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信托方案。
2023年3月,信托三分类新规正式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这进一步厘清了各类信托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要求信托公司契合监管导向,真正回归信托本源。
“三分类新规不是紧箍咒,而是指南针(300803)。”面对行业转型阵痛,江昱洁选择回归信托最本真的模样:结合股东优势,坚守产业金融定位,以服务能源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节能降耗和ESG等重点领域为工作主线,开辟“能源信托”差异化发展道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回归信托本源业务、挖掘差异化优势是昆仑信托脱颖而出的关键。”他说。
家族信托2024年新增89单,一单单积累出新增规模超14亿元;全年成立5单养老服务信托;绿色金融项目落地近50个,规模超120亿元;慈善信托数量和规模全国领先,成为业内第三家慈善信托数量破百的信托公司……江昱洁补充道,公司的慈善信托业务迎来转折点,“之前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赔钱赚吆喝’。从2024年11月开始,我们看到了盈利点”。
直面挑战:在银发经济领域求创新
“养老金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面对我国万亿元级养老领域的巨大市场,江昱洁将养老产业视为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展信托本源业务“再造一个信托样本”的战略机遇。
江昱洁介绍,除常规养老项目外,昆仑信托还与中国劳动学会、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作,挖掘并推进那些能够切实落地的养老项目。真正打通信托与养老产业、养老服务、其他金融同业的连接渠道。
2013年,昆仑信托获批发行国内第一只养老金信托产品。2024年,昆仑信托已成立5单养老服务信托,委托资产涵盖现金、保单等多种类别;同时,推进3单以股权为委托资产的养老服务信托,规模超2000万元。此外,昆仑信托还在探索涉及预付款的养老信托、“以房养老”信托、与慈善信托相结合的养老信托等业务领域。
“发展养老信托,除了需要资金,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在与人社部等部门深入交流后,在宁波金融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梳理出一个框架,把养老金融分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针对具体板块,又持续细化养老阶段,优化配套政策,充分发挥信托的差异化制度优势。无论是财产隔离性和独立性,还是信托目的多样性,信托都可以较好地匹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江昱洁说。
养老金融仅是昆仑信托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业民生的缩影。他介绍,昆仑信托紧跟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深入挖掘“油气热电氢、炼化生精材”等领域的业务底层逻辑,打造标杆式可复制项目。比如,昆仑石油金融大厦碳中和改造行政管理服务信托,首期规模14万元,这是公司首次为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楼宇提供碳中和改造的绿色服务信托。
采访结束时,昆仑信托大楼依然灯火通明。从背负历史包袱到推动“二次创业”转型发展西安股票配资公司,这家央企信托公司的转型之路印证着江昱洁的信念:“金融与实体经济是毛与皮的关系——没有产业厚土,何来金融长青?”